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09:37:06

葡萄苦腐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葡萄苦腐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症状诊断】
苦腐病主要为害果糖,以近成熟果受害较重。病菌通常从果柄向果粒蔓延,造成果粒呈淡褐色腐烂,腐烂果粒表面常产生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彩图118)。病果软烂,易脱落,有苦味。后期,病果失水,干缩凹陷,小黑点上常产生黑色黏液(分生孢子团)。病果失水干缩成僵果后,牢固地固着在果穗上,很难脱落(彩图119)。





【发生特点】
黑腐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僵果中越冬,也可以菌丝状态潜伏在枝蔓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为害。幼果期受侵害后,到近成熟期开始发病,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高温、多雨、潮湿是诱发苦腐病较重发生的主要因素,


【防治技术】
(1)搞好果园卫生,消灭越冬菌源
落叶后或下架前,彻底清除架上、架下的病僵果,集中带到园外销毁,处理病菌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菌量。葡葡上架后或发芽前,全园喷施1次30%龙灯福连(戊唑·多菌灵)悬浮剂300~400倍液、60%统佳(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杀灭枝蔓上的潜伏病菌。


(2)生长期适时喷药
苦腐病多为零星发生,一般果园不需单独喷药防治,个别往年发病较重果园,从葡萄采收前1.5个月或初见病穗时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2次左右即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常用有效药剂同“黑腐病”防治有效药剂。




本文摘自《葡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葡萄苦腐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