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霉斑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葡萄霉斑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症状诊断】霉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表产生黄绿色小斑点,扩大后呈近圆形,直径5~7毫米,茶褐色至褐色。后期,病斑表面可产生煤黑色雹状物,常集中于病斑中央部位。严重时,病斑连片,形成不规则状斑块(图54)。(彩图54 霉斑病为害叶片症状)【发生特点】
霉斑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中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染为害。多雨潮湿、架面郁闭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技术】
(1)加强果园管理
落叶后或下架前彻底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消灭病菌越冬场所。生长期合理修剪,及时摘心、打杈,使架面通风透光良好,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降低环境湿度。
(2)适当药剂防治
该病一般不需单独药剂防治,结合其他病害防治考虑兼防即可。个别往年病害发生较重果园,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2次左右即可有效控制霉斑病的发生为害。
效果较好的有效药剂有: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
30% 龙灯福连(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
500克/升统旺(多菌灵)悬浮剂600~800倍液
80%太盛或必得利(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美派安(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5%欧利思(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
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等
本文摘自《葡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