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5-10-15 09:36:58

梨白纹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梨白纹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症状诊断】
白纹羽病主要为害根部,多从细支根开始发生,逐渐向主根方向扩展,但很少蔓延到主根基部及根颈部。发病后的典型症状特点是:病根表面缠绕有白色或灰白色的网状或绒毛状菌索或菌丝,有时呈灰白色至灰褐色的绒布状菌丝膜(彩图3、彩图4)。病根皮层腐烂,木质部腐朽,但栓皮不烂呈鞘状套于根外,烂根无特殊气味。白色菌丝有时可扩展到病根周围的土壤缝隙中,腐朽木质部表面有时可产生黑色颗粒状菌核。轻病树,树势衰弱,发芽晚,落叶早;重病树,枝条枯死,至全树死亡。





【发生特点】
白纹羽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菌素及菌核左田间病株、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菌索、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一6年。近距离主要通过病健根接触、病残体及带菌土壤的移动进行传播,病菌直接侵染根部,也可从伤口侵染;远距离传播为带菌苗木的调运。老果园、旧林地、河滩地、古墓坟场改建的果园易发生白纹羽病;果树行间间作花生的果园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与蔓延。


【防治技术】
(1)培育和利用无病苗木
不要用发生过白纹羽病及种过刺槐、花生的地块建苗圃。调运苗木时,要进行苗圃检查,坚决不用有病苗圃的苗木。定植前仔细检验,发现病苗必须彻底删除并烧毁,并对剩余苗木进行药剂消毒处理。使用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60%统佳(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800~1000倍液或0.5% 硫酸铜溶液浸苗5~10分钟,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2)注意果园前作,间作及土壤处理
新建果园时,不要选择老果园、旧林地及树木较多的河滩地、古墓坟场等场所。如必须在这样的地块建园时,要彻底清除树桩、残根、烂皮等病残体,并促进残余病残体腐烂分解,如土壤灌水、翻耕、晾晒、夏季盖膜升温消毒、休闲等。建园后,不要在果园内间作花生等白纹羽病病菌的寄主植物,防止间作植物带菌传病。


(3)及时治疗病树
发现病树后,寻找发病部位,彻底刮除或去除病组织,并将病残体尽量彻底清除干净,集中烧毁,然后对病树进行药剂治疗。处理病组织后,在伤口处涂抹77%多宁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60%统佳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或45% 石硫合剂晶体30~50倍液等,杀死残余病菌,促进伤口愈合。另外,也可采用对病树根区土壤灌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有效药剂有77%多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美派安(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60%统佳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技术关键是一定要将病树的大部分根区灌透,大树一般需浇灌药液150~200千克、小树一般需浇灌药液50~100千克。


(4)其他措施
发现病树后立即挖封锁沟封闭病树,防止扩散蔓延,一般封锁沟深50~60厘米、宽30~40厘米。病树治疗后,增施肥水,控制结果量,并及时换根或根部嫁接,促进树势恢复。



本文摘自《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梨白纹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