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套娃”葡萄吗?
一、果实的“套娃”现象“果中果”是一种果实畸形现象,形象的称为“套娃”,在葡萄、柿子、青椒等作物上都有出现(图1、图2)。经常有果农打电话咨询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笔者以葡萄为例,分析了“果中果”形成的原因。
图1 不同果实的“果中果”现象
注:A:‘天工墨玉’果实(蔡斌军提供);B:‘甜蜜蓝宝石’果实(李道春提供);C:柿子果实(来源于网络);D:青椒果实(来源于网络)
图2 ‘阳光玫瑰’葡萄的“果中果”解剖图
二、葡萄果实发育过程
葡萄为浆果,包括果梗、果蒂(果梗与果粒相连处膨大部分)、果刷、外果皮、果肉和种子等部分(图3),均由子房发育而成。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分别发育成果皮和种子(图4),人们吃的葡萄皮(外果皮)和葡萄肉(中果皮)都属于果皮。
图3 葡萄果实组织结构
图4 葡萄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
三、葡萄产成“果中果”的可能原因
原因1:一个子房中包被另一个子房
正常的葡萄果粒是由单个花蕾发育形成,属于单子房结构。而在花器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造成花蕾间距离过近,相邻的子房并生,表现为一个果柄上着生两个以上葡萄果粒的畸形果(图5-A,图6)。这种现象在番茄、草莓、樱桃等果实中更为常见(图5)。当畸形严重时,一个子房中包被另一个子房,形成“果中果”。
原因2:激素刺激胚珠发育,形成“果中果”
在用激素处理的‘阳光玫瑰’等葡萄幼果,果柄和果蒂吸收外源激素,运转到果实内部,刺激胚珠进一步发育膨大形成“果中果”。其中珠被发育成外果皮,胚乳发育成中果皮。
以上两种原因仅为推测,具体形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图5 不同果实的畸形现象
注:A:葡萄果实;B:桃果实(尤光提供);C:草莓果实(来源于网络);D:番茄果实(来源于网络);E:樱桃果实(来源于网络);F:柿子果实(来源于网络)
图6 ‘红艳无核’畸形果解剖图
注:C为A的横切面图;D为B的横切面图
文章来源: 果农之友
(本文的作者是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王富强、李道春和杭州余杭塘栖枇杷专业合作社的蔡斌军。)
感谢老师的分享。 谢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