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亩苹果,收入8.4万!抱怨果价,不如有心管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苹果种植的风气随着行情的变化变了“味”。对于老百姓而言,在家摆弄苹果树很多都是靠着苹果树来生活,甚至有些老果农坦言,孩子上学结婚买房子都是靠着这几亩地的收入。也许是经济好了,再也没有以前的重担,大家对于苹果管理渐渐懈怠下来。
近年来,确实苹果的果价不如十年前的好,甚至苹果的售卖也不如以往的顺畅,也就让很多果农自以为然将行业窘状迁怒于苹果栽种面积的持续增加,但是可否问过自己的内心,自己还像以前那般用心与专注吗?
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来自蓬莱市潮水镇全口刘家村村民——刘增强。
上去那些年,烟台飞机场还在莱山区,后来说要搬到蓬莱去,这不刘大哥的土地距离飞机场不到3公里,本来打算自己的耕地被飞机场项目征用,获得一点补偿款,就去大集上买了些苹果苗,算不上好品种,反正目的不纯,都是图便宜领补助,哪成想飞机场建设没用上自己家的土地,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大哥倒也是一个活的明白人,心想着既然赚不到钱,不如好好把果树好好管理。
就在今年,2.5亩果园,套袋4万个,70%的苹果都是买的6.8/元一斤,其余的也都是4.5-5元/斤倒筐,平均一个果袋2.1元,总收入84000元。
刘大哥栽的是苹果种,随便买来的,管理这个果园是非常难的,也用了很大的心血,用他的话说,这个果园给任何人基本上就是放弃了,但是他没有放弃。
我们知道,苹果种前几年还可以,一旦结果以后,树势衰减大,容易得烂葫芦病,也容易得病毒病,就是这样一片果园,凭啥人家能卖8万多?
用刘大哥的话说,他下了大功夫。因为知道自己果园的情况,刘大哥每年春天都扒开土晒根,灌根,并撒施调理剂。不管是打药施肥都是非常仔细,不仅对于农药化肥的品质有严格把关,并对用量上也极为考究。
说了这么多,有一点小明觉得是值得大多数果友去学习的,就是心态和专注。
每天管理自己的果园,自己心里应该对于果园的情况有所了解,只要肯下功夫,绝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恨的人是什么人呢?就是自己骗自己的人。在管理果园上自己的“安慰”自己,没了初心。
种果树和经营人生一样,管理果园要有结果思维。果农每天俯身在果园里面,所为的是有一天能有丰收喜悦,不管你有几百亩果园,还是几亩果园,面对果价行情这种自己无法改变的未知,不如管理好自己的果园,给自己的更多的筹码去与市场争取更大利益。
有炒作嫌疑。 不能否认蓬莱的果价在全国都是最高的!在加上精细的管理!那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要想价格卖的高,精心管理最重要。 除了全国少数几个地区以外,都和我们这一样,你管出花来也卖不上价钱,绥中嘎啦苹果是客商公认最好的,但依然压价收购,绥中的黄元帅近几年质量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但依然价格不高,地区差异太大。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高手 细心耕耘,换来秋后的微笑。 有没有苹果苗出售的 7关键是价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