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打尽春季梨园病虫害!
4月份各种病虫害开始发生并危害梨树,根据各地物候期不同,花期有一定的时间差,开花前注意防治腐烂病、轮纹病、黑星病、黑斑病、梨木虱、梨二叉蚜、绿盲蝽、梨星毛虫及各种介壳虫等。一、萌芽后开花前 萌芽后开花前,喷施1次12.5%烯唑醇乳油2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00倍;或喷施10%醚菌酯或80%多菌灵1000倍液+70%丙森锌800倍液防治黑星病、锈病;
另加70%吡虫啉7 0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蚜虫、梨木虱。
根据果园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酌情选择用药种类。
同时在高端果园或有机果园可选择信息素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在3月底到4月初进行处理,一般有效期可持续6个月,直至梨果成熟期,经多地试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成本相对较高,可根据果园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介壳虫的防治要根据介壳虫的种类在介壳虫卵孵化盛期用药防治,可选择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 000倍。
梨树腐烂病梨叶黑星病梨木虱越冬成虫梨木虱越冬成虫产卵梨木虱若虫龟蜡蚧康氏粉蚧草履蚧东方盔蚧梨圆蚧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迷向散发器 二、花期
花期一般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以免影响授粉、坐果,但此时要注意防治梨茎蜂,梨茎蜂俗称折梢虫、剪枝虫、剪头虫等,属膜翅目,茎蜂科,分布在中国各梨产区。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梨,也危害棠梨等。
梨茎蜂一年发生一代,新梢生长至6~7厘米时,上部被成虫折断,下部留2~3厘米短橛,幼虫在短橛内食害,蛀食嫩梢髓部,被害梢变黑枯死。在折断的梢下部有一黑色伤痕,内有卵一粒。开花期树上挂黄板诱集梨茎蜂,每亩20块20厘米×25厘米黄板,但在梨茎蜂发生期过后及时去除,据我们调查显示,在河南郑州市郊区梨园进入5—6月后黄板诱集的昆虫益害比为1∶0.24,对天敌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由此看出,在果园悬挂黄板治虫要根据环境条件及时悬挂与摘除。
梨茎蜂为害状梨茎蜂幼虫梨茎蜂成虫
三、从花序分离期到幼果期
从花序分离期到幼果期是梨树病虫害防治的最关键期,病害以黑星病、轮纹烂果病为主,兼防黑斑病、炭疽病、锈病等,梨树落花后1周,喷施1次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倍液。
虫害以梨木虱、绣线菊蚜(苹果黄蚜)、绿盲蝽及介壳虫为主,兼治梨二叉蚜、红蜘蛛等,可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可兼治对上述害虫均有防治效果,但速效性较差,一般在一周后可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蚜虫可选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5000倍或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000倍。
梨二叉蚜 个别果园还有梨实蜂的为害,梨实蜂专一危害梨。以幼虫为害幼果,蛀食果肉和果核,果内堆满虫粪。在果面上有一针眼大小的黑色小点,它是梨实蜂的蛀果孔。当果实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幼果开始脱落。
梨实蜂蛀孔 实蜂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10厘米深的土层中或土面裂缝中越冬。翌年3月梨树萌芽时化蛹,在梨树花蕾期成虫羽化出土。随后成虫交尾产卵。卵多产于花托和花萼的表皮下组织内。幼虫孵化后咬破花托表皮,向上爬行再蛀入子房,大多从顶部蛀入。随着幼果生长,幼虫在果内蛀食果核和果肉,虫粪堆积果内。1头幼虫只为害1个果子。大约1个月后,幼虫老熟后,在果实的中下部咬一小孔脱果钻入土中,也有从被害落地的果子中脱果入土。随后在土中结一长椭圆形茧越夏越冬。
梨实蜂卵梨实蜂幼虫梨实蜂成虫 该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开春深翻土层,减少越冬虫源。在成虫发生期喷药消灭成虫。在开花初期和落花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在成虫出土始期或幼虫脱果入土期,可先将树盘下杂草清除,然后在树盘下喷施4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300倍液,喷药后用耙子将药剂和表土混匀每亩用药0.5千克。
此时也是果实敏感期,用药不当极易造成药害,影响果品质量,所以此期用药必须选用安全农药,不能随意加大浓度,喷药应周到均匀。
文章来源:《果农之友》
感谢小编的分享 不错https://app.guoyetong.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call:周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