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业通 发表于 2014-7-11 15:14:31

作物侵染性病害识别与防治

    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分为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真菌病害。
    真菌病害分为高等真菌和低等真菌
1. 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疫病,条纹病,萎蔫病,褐条病,穿孔病,角斑病,软腐病等
    防治细菌病害的主要药剂有:硫磺,石灰,铜制剂,和农用链霉素等
2. 低等真菌病害主要有:猝倒病,霜霉病,白纹病,疫病,绵疫病,晚疫病,黑胫病,疫霉病等,一般在低温潮湿的春秋两季发病较重。
    防治药剂有:乙廪铝,杀毒矾,金雷多米尔
3. 高等真菌
    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白粉病,赤霉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斑病,病害以点发性的为多,受害部位都有较明显的边缘,而形成一定形状的病斑。
    担子菌主要有:黑粉病,黑穗病,锈病,纹枯病,立枯病。
    半知菌绝大多数是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阶段,引起的病害大多是局部坏死,主要症状有:灰霉病,叶斑病,褐斑病,早疫病,稻瘟病,炭疽病,疮痂病,黑痘病,枯萎病,黄萎病,褐腐病等。
    防治药剂主要有粉锈宁,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对高低等病菌都有效的药剂:达客宁,达可宁,阿米西达。
    防治病毒病的方法:选用脱病毒种子,脱毒育苗,防治蚜虫等传病害虫。
    一喷三防(真菌、细菌、病毒)的新药有农谱1号,杀真菌、杀细菌、抑毒、促生长多效合一,台湾生物技术,对根腐病、灰霉病、疫病、蔓枯病、斑叶病、枯苗病等有特效,药肥型杀菌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物侵染性病害识别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