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足迹 发表于 2020-2-13 12:20:14

为什么打药也难防治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专门吃果心的虫子,幼虫阶段肉乎乎的,老百姓习惯将之称为“肉虫”。别看个子不大,危害却不小,先在果皮开个口,然后不断往里钻,等着把果心里面最有营养的成分吃光后再从另一头钻出来。虽然它只吃果心,但是经它这么一钻,整个果子就毁了,既不能吃也不能卖,损失相当大。



      梨小食心虫发生后,果农们先想到是打农药,但是打了农药后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幼虫暴露在外边时间短

   梨小食心虫属于全变态昆虫,从卵壳里爬出来是“肉虫”,经过发育后会变成成虫,成虫就是老百姓称作的“蛾子”。


      梨小食心虫成虫并不危害果实,只在幼虫阶段“干坏事”,从卵壳里爬出来的幼虫,仅仅只在外边停留大约20个小时就钻进果实。因此用药防治食心虫的时机只有这20个小时,一般在第一天发现有幼虫,第二天再用药就来不及了,钻进果实的幼虫接触不到农药。

2、世代重叠形态多

      梨小食心虫世代重叠,虫态不整齐,世代繁殖参差不齐,果农几乎每天都能发现幼虫和成蛾。农药的特性有的杀幼虫效果很不错,但对卵的防治不理想。当果园卵、幼虫、蛹、成虫并存时,农药防治难度必然很大。

3、成虫善于迁飞

   成虫善于迁飞,在这一个果园用药时,它可能会飞到其它果园,一般农药的有效期都不会超过10天,等你的果园农药“没劲儿”了,它又飞回来。



      现在种植果树,每户打药时间不统一,做不到统防统治,因而,大家打药对于成虫来说,基本相当于“从这个果园赶到了另一家果园”,梨小食心虫和果农玩起了“游击战”。

   另外,果园增加打药次数后,梨小食心虫的天敌被打死,打药次数多了梨小食心虫产生抗药性,也增加了防治难度。然而不怕农药的梨小食心虫最近却怕了信息素,小小的信息素阻挡了梨小食心虫雄虫找雌虫谈恋爱。



      就是这个红的的东西,叫梨小食心虫性迷向丝(又称性诱剂迷向散发器)是利用成虫交配需要释放信息素寻找配偶的生物习性,利用高浓度长时间的信息素干扰,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达到无法交配产卵以保护果园的目的,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方法。

杨海东 发表于 2020-2-14 06:09:27

谢谢老师的分享,好好学一下。

周荣仁 发表于 2020-2-15 22:08:34

没瞄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打药也难防治梨小食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