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足迹 发表于 2020-2-10 11:00:12

用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果树害虫,在国内分布广泛。梨小食心虫寄主植物包括蔷薇科的多种果树,主要以幼虫蛀食梨、桃、苹果、李、梅、杏、樱桃、 海棠、沙果、山楂、枣、枇杷、木瓜等的果实和桃、 李、樱桃、梅、杏、海棠等的嫩梢及枇杷幼苗的主干。

   梨小食心虫原发生地为日本,1906年发现于澳洲南方,约于1913年由日本传入美国,现欧洲各地亦广为发生。

      国内分布广泛,梨小食心虫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各桃、梨等果产区发生最普遍。 近年来, 在我国许多地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桃、梨、苹果等果树上的重要害虫,成灾面积越来越大,造成采收前大量落果,在生产上严重影响水果产量和品质,是果树生产的重要防治对象。

      根据初步调查,梨小食心虫在江西省金溪、鹰潭、永修、高安等梨主产区发生较为普遍,是危害 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有的梨产区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达到14%-30%,严重影响梨果的生产。
目前防治梨小食心虫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化学杀虫剂对梨小食心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因为缺乏虫害发生情况监测,存在盲目用药的现象。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负面影响严重,污染环境,也无法保证农产品安全。



       迷向丝(又称性诱剂迷向散发器)其内含高浓度的性诱剂,其原理是利用散发出来的性信息素干扰梨小雌雄虫间的交配通讯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成虫交配率,减少繁殖数量,起到干扰和诱捕的双重作用,以达到防虫目的,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方法。

1、利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

       迷向技术是利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干扰梨小雌雄虫间的交配通信联系,本试验表明,利用性诱剂迷向法可使98%以上的梨小食心虫迷失方向,从而减少下一代幼虫的发生数量,减少了被害果,蛀果率明显降低,增加了梨果产值。

       同时,降低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见性诱剂迷向技术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它成本低,易操作,适宜大面积推广。

2、梨小食心虫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具有转主为害的习性,前期为害桃、李,从第3代开始为害梨果。所以防治梨小食心虫除在建园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桃、李、梨等果树混植外,还应在进行性诱剂防治 的同时,结合一些物理方法。


       如:在树干上捆草诱虫、利用梨小食心虫成虫对黑光灯有一定的趋性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冬季清园、刮树皮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做好统防群治,即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杨海东 发表于 2020-2-10 12:03:41

效果真这么好么,试试不知那能买到

果甜果香 发表于 2020-2-10 12:15:05

果园虫害要防治,综合防治效果值。物理生物防治好,有机果品首选的。用药要用无残的,安全果品门是第一。谢谢发贴来分享,减少投支果品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