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掉粒的预防与处理及采果后病虫防治!
一、葡萄掉粒原因 果部营养供给不足。葡萄果期是需肥的关键期,若是大量元素施用过量,则有害无益;若不足便营养不良。如缺硼、钙时,果实内果胶减少、硬度降低,易软果落粒或是开裂;缺镁时,果穗周围功能叶片大量失绿发黄,有机产物少,则加重落果与品质的形成。内源激素失调。内源激素是一个个信号,会提示或促使果树做出一定的反应。与果实脱落有关的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促落的乙烯、脱落酸等。
异常气候条件。干旱:可通过影响肥水吸收、影响叶绿素合成与光合作用、果部的乙烯、脱落酸含量亦会异常攀升,而引起落果。涝害:可引起根系缺氧、内源激素紊乱,而引起葡萄软果落粒。
病害因素。水罐子病:也叫转色病,属生理病害的范畴,发病后果色失常、变软脱落,果梗一般无病症;溃疡病:是真菌性病害,果粒无明显病症,但果梗干枯褐变,落果严重。
二、葡萄掉粒预防与处理
预防。自挂果后,做好肥、水、梢枝的管理,如注重果期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可喷施盖世美、硼源库等,果实转色时再追喷红库叶面肥;膨果期肥水集合,采前适度控水;保证叶果比,合理负载;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提早、不过量;预防病虫,减少叶部及果部的损伤,积极应对环境胁迫。
处理。掉粒应及时清除,这里重点说一下后期病害落粒的处理。水罐子病剪去软果,通过降产喷红库叶面肥来稳住未发病的果;溃疡病,先用药控制,3天后除去病粒、病穗,之后再打药巩固一次,可用腐霉利、苯甲·嘧菌酯、戊唑醇、嘧霉胺等;白腐病,一般大量发生后难控制,预防为主,
由于是土传病害,建议在秋肥时补充生物菌剂等,以减少病原基数,发病重的园子春季清园时再拌土喷施甲基硫菌灵、福美双或撒施其颗粒剂。
三、葡萄采果后病虫防治
葡萄采摘后除进行葡萄树保叶、修剪、土肥水的管理外,也要注意防治霜霉病、白粉病、黑痘病、锈病等病害,这些病害控制不好会使树体提早落叶,造成芽体秋季萌发,严重影响养分的积累和第二年生长结果,可用20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交叉使用;如有病斑,可以用50%退菌特500倍液喷洒。虫害主要是螨类、二星叶蝉,视发生情况,可用石硫合剂、甲氰菊酯等防治。
文章来源:果树种植新技术
要想管理出优质的葡萄,离不开料学的管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