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疮痂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杏疮痂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杏疮痂病又称果实斑点病、黑星病,是甘肃、内蒙古、东等杏产区的一种重要的、危害相当严重的病害。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果实染病表皮产生褐色或紫黑色不规则形的木栓化斑点,直径2--5mm,病斑边缘红褐色,随病害扩展病斑逐渐扩大,严重时1个杏果上有数十个病斑,造成果面粗糙,深入果肉0.5--0.8mm,严重的不堪食用,叶片染病,初生紫红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直径0.5~1.5mm,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成片,叶背面生黑色霉层,病斑脱落成孔洞或网状,最后干枯脱落。
【病原】
嗜果枝孢,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菌丝体在寄主表皮下蔓延,分生孢子梗突破表皮,分生孢子梗单生或3~6根簇生,有1~5个隔膜,浅褐色,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生,圆柱状单细胞,少数有1个隔膜。
病原菌以菌丝形式在病果、病叶或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正常条件下潜育期为3天。温度高、湿度大和管理粗放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山东五莲县5月上旬开始侵染果实,5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品种不同受害轻重不同,水杏、大扁杏、水蜜杏、麦黄杏、红荷苞、串枝红杏、梅杏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李光杏、银杏白、梅杏、四月红、关爷脸、拳杏、五月香等。
(2)加强杏园管理,667㎡施入有机肥3500kg,尽快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2%,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采收后清园,扫除病落叶,并及时烧毁。进行嫁接时一定要选用抗病力强的接穗,不要从病树上采接穗。
(4)采用自然开心形或主干疏散分层形比较好,结果大树也按此改造。遇多雨年份杏果斑点病很易发生,对此在杏果采收后应进行复剪,疏除密旺发育枝和徒长枝,以利通风透光,减少发病。
(5)杏树萌芽前全园喷洒1 :1:100倍式波尔多液,铲除在枝梢上越冬的菌源。发病重的地区或果园,从杏树谢花后喷洒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
本文摘自《桃李杏梅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文章内容仅作参考之用)
我的杏上就有,今天卖的四毛一斤,还不够劲钱。明年好好管卖个好价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