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5-5-27 17:04:56

山楂叶螨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山楂叶螨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又名山楂红蜘蛛,属真螨目,叶螨科。在国内果树产区广泛分布。主要为害苹果、樱桃、桃、梨、杏、山楂、海棠等,也为害核桃、榛子、橡树。



    【为害症状】
   以成螨、幼螨和若螨群集叶片背面刺吸为害,造成叶片表面出现黄色失绿斑点。开始主要集中在叶片主脉两侧取食,随着螨量增多,整张叶片布满活动螨,叶片背面呈锈红色。严重时,山楂叶螨在叶片上吐丝结网,引起叶片褐色焦枯以至脱落。

    【形态特征】
    雌成螨:该螨分为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虫体颜色鲜红,枣核形,体长0.3~0.4毫米。夏型为暗红色,椭圆形,体长0.5~0.7毫米,背部稍隆起。两种类型螨的背毛均有26根,分成6排。刚毛基部无瘤状突起。
    雄螨:体长0.4毫米,腹部末端尖削,初蜕皮为淡黄绿色,逐渐变成绿色及橙黄色,体背两侧有墨绿色斑纹。
    卵:圆球形,橙黄或黄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
    幼螨:足3对,体圆形,黄白色。
    若螨:足4对,体椭圆形,黄绿色。



    【发生规律】
    1年发生5~10 代以受精冬型雌成螨在主枝、主干的树皮裂缝内及老翘皮下越冬,在幼龄树上多集中在树干基部周围的土缝里越冬,也有部分在落叶、枯草或石块下面越冬。次年,樱桃树发芽时开始出蛰上树,先在内膛的芽上取食。越冬雌成螨取食7~8天后开始产卵,产卵高峰期在谢花后。第一代螨发生较为整齐,以后各代重叠发生。麦收前后,由于天气温暖干燥,种群数量急剧增加,6-7月为全年大发生期。雨季到来后,种群数量自然降低。10月中旬后,雌螨陆续进入越冬场所。



    【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晚秋,在树干上绑草把或纸质诱虫带,诱集害螨越冬,冬季结合清园解下烧掉。秋、冬季樱桃树全部落叶后,彻底清扫果园内落叶、杂草,集中深埋或投入沼气池。结合施基肥和深耕翻土,消灭越冬成螨。
    (2)生物防治。叶螨的主要自然天敌有瓢虫类、花蝽类和捕食螨类等,这些天敌对控制害螨的种群消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果园应尽量少喷洒触杀性杀虫剂、杀螨剂,以减轻对天敌昆虫的伤害。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在果树行间保持自然生草并及时割草,为天敌提供补充食料或栖息场所。在田间害螨发生初盛期,购买并释放捕食螨或瓢虫,可按照说明书进行释放。
    (3)化学防治。花芽萌动初期,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机油乳剂50倍液喷洒干枝。谢花后,喷施长效杀螨剂,可使用24%螺螨酯悬浮剂4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1500倍液。成螨大量发生期,叶面喷洒15%哒螨酮乳油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等。


本文摘自《图说樱桃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刘晓东 发表于 2015-5-29 05:31:24

学习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楂叶螨的发生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