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5-5-23 16:55:59

樱桃缩果病(缺硼症)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樱桃缩果病(缺硼症)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缩果病是由土壤中缺少樱桃生长发育所需的硼元素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硼元素能促进果树花芽分化和花粉管生长及子房发育,增加果实中维生素和糖分含量,提高果实品质;还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树体抗病力,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症状特征】
    樱桃树缺硼的病症主要表现在果实上,也可在新梢和叶片上发病。果实发病,果面初期暗绿色,后期暗红色;果肉变褐至暗褐色,逐渐坏死;病部干缩、硬化、下陷、畸形,病果变小或在干斑处开裂,易早落,味淡,品质劣。叶梢受害表现为新梢顶端叶片淡黄色、扭曲,叶柄、叶脉红色,叶尖或叶缘逐渐枯死。新梢顶端皮层局部坏死,向下逐渐枯死,形成枯梢。新梢节间缩短,节上生出许多小而厚、质脆的叶片,簇生。

    【发病规律】
    该病的发生与土壤、气候及品种有关。在沙质土壤上,硼素易随水淋溶流失,含量较少;碱性土壤硼呈不溶状态,植株根系不易吸收;钙质较多的土壤,硼也不易被吸收。土壤过度干旱,影响硼的可溶性,根也难以吸收利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可吸收态硼含量高。土壤痏薄的山地或砂砾地及沙滩地果园,或土壤中硼和盐类易流失的地区发病重。干旱年份或干旱地区发病重。施有机肥和果树专用肥的果园发病轻。


图26樱桃缩果病(缺硼症)病枝
    【防治技术】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搞好果园水土保持,增加土壤中可吸收硼量。
    (2)根施硼肥。秋季或春季开花前结合施基肥,施人硼砂或硼酸。施用量应因树体大小而异,根据树干距地面37厘米处的树干直径确定施用数量,当树干直径为8~17厘米、23~26厘米、33厘米以上时,单株硼砂施用量分别为50~150克、200~350克、350~500克。如用硼酸,用量应减少1/3。施后立即灌水,防止产生药害。施用一次肥效可维持2~3年。
    (3)叶面喷肥。分别于花前、花期及花后树上均匀喷洒0.3%~0.5% 硼砂液。

   本文摘自《图说樱桃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樱桃缩果病(缺硼症)的发生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