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翅蝽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茶翅蝽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i)又称臭木椿象、臭椿象,俗名臭板虫、臭大姐。属半翅目,蝽科。除新疆、西藏、宁夏、青海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市。可为害桃、杏、樱桃、苹果、梨、山楂、核桃、枣等多种果树的叶片和果实。图63 茶翅蝽成虫
图64 茶翅蝽卵 【为害症状】
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樱桃叶片、嫩梢及果实,果实受害部位细胞坏死,果肉变硬并木栓化,果面凹凸不平,形成畸形果。
【形态特征】
成虫:扁椭圆形,体长约15毫米,宽约8毫米,茶褐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和前翅革质都有黑褐色刻点,前胸背板前缘横列4个黄褐色小点,小盾片基部横列5个小黄点,腹部两侧斑点明显。
卵:短圆筒形,直径1毫米左右,有假卵盖。初产卵灰白色,孵化前黑褐色,20~30粒排成一块。
若虫:初孵若虫近圆形,头胸部深褐色,腹部黄白色;长大后虫体变黑褐色,腹部淡橙黄色,各腹节两侧节间有1长方形黑斑,共8对; 老熟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腹部背面有6个黄色斑点,触角和足上有黄白色环斑。
图65初孵幼虫和卵壳
图66茶翅蝽为害状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果园附近的建筑物上的缝隙、土缝、石缝、树洞中越冬。次年4月上旬,成虫陆续出蛰活动,并上树为害樱桃嫩芽、幼叶与幼果。6月产卵于叶背,6月中下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若虫有群集习性,三龄后开始分散取食。8月中旬为成虫盛期,9月下旬成虫陆续进人越冬场所。成虫和若虫受到惊扰或触动时,即分泌臭液并逃逸。
【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秋冬季节,在果园附近的建筑物内,尤其是屋檐下常集中大量成虫爬行或静伏,可人工捕杀。成虫产卵期查找卵块摘除。
(2)生物防治。北京调查发现,茶翅蝽的寄生蜂有茶翅蝽沟卵蜂、角槽黑卵蜂、蝽卵金小蜂、平腹小蜂、跳小蜂,捕食性天敌有小花蝽、蠋蝽、三突花蛛、食虫虻。在茶翅蝽卵期,人工收集茶翅蝽沟卵蜂寄主的卵块,放在容器内,待寄生蜂羽化后,将蜂放回樱桃园,以提高自自然寄生率。利用柞蚕卵大量繁殖平腹小蜂,在茶翅蝽产卵期释放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3)化学防治。幼若虫发生期,正值樱桃采收前后,对于发生数量较大的果园可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40.7%毒死蜱乳油1000~1200 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等,应注意喷洒叶片背面。
本文摘自《图说樱桃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