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修剪技术
秋季果树修剪与树势调控1、幼树:
(1)1-2年生幼树保留优势主干,其余侧枝全部疏除,切记主干不打头。
(2)3-5年生树,去掉基部过低、过粗、过大的侧枝(枝干比大于4:1),其余侧枝全部拉枝下垂,拉枝角度按生长势而定。生长势越强越旺,拉枝角度越大;生长势越弱,拉枝角度越小,所拉枝条全部固定,以免冻伤。
2、五年以上结果树:
(1)对伸向行间过粗过大的基部大枝或枝干比大于1/3的侧枝疏除,其余大枝可用基部连三锯的手法,拉枝下垂,次年疏除;对未疏除大枝的背上冒条,如无空间利用,全部基部疏除。
(2)对主干上1-2年生枝条全部拉枝下垂,侧枝背上冒条有空间利用的,拉枝下垂,加以固定。拉枝角度见幼树拉枝原则。
(3)修剪时间及剪后处理:修剪、拉枝可在落叶后、严冬前或春季萌芽前进行。切勿在严冬时进行修剪、拉枝。剪锯口及伤口须用愈合剂涂抹。
果树冬剪及生产中问题的解决
一、幼树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苗低定干;80公分定干,下部留3~5个侧生分枝,干高实际在50公分左右。下部枝过旺,并没及时拉枝,长的过粗过大时,对中干形成掐脖、拉不开枝差比、中干细 上不去。
解决办法:在高密度宽行密植情况下,真正大苗必须定干高100—110公分,6月份控制竞争枝,9月份疏除、8月中旬—9月份拉枝。
2、弱苗低定干、径粗在0.8公分以下高度在80公分左右的弱苗也在70-80公分以上处定干。当年疏除弱枝或疏除细小虚旺枝,中干延长头与侧生分枝势力相近。中干树势不明显、上不去,只生长50公分以下,再不加强管理。将会形成小老树。
解决办法:从地面平茬培养一个强枝、余者疏除。
3、在正常情况下,对2-3年生枝延长头冬短截,在剪口下出3-5个枝条,过于集中,枝无间距。形成对生、轮生枝,下部光秃,一年出一层同龄枝,中干与侧生枝、侧生枝与侧生枝势力相近。主从不分、枝差比拉不开。
解决办法:在第一年定干后,二年延长头,年生长量在1米左右或以上的,不再进行冬短截,按树形要求对树干春刻芽,一般间距在10公分左右、距顶端25-30公分左右不刻芽,任其生长。第三年春,对中干继续刻芽,并在每年立秋后或晚秋及时拉枝,同时对拉平枝在够长度的第二年春,分道环割,抑顶促萌,饱满芽每第三个芽在背上芽后部或背侧上芽后环割一圈,不饱满芽每隔5—6芽在背上芽后部环割一圈,花牛苹果一般对一年生树不促发牵制枝,促发短枝,平衡枝势,以利稳定形成花芽,迅速转化,以果压冠。
4、对竞争枝不进行有效控制,任其生长,并把它作为主枝或横向枝利用。拉不开枝差比,削弱中干领导势力,扰乱树形。
解决办法:对竞争枝在6月份严加控制,采取拉枝开角手法。
5、横向枝单轴无限延伸
解决办法:生长期横向枝够长度,采取扭枝、摘心去叶加转枝等方法,或结合春季抑顶促萌、转枝、分道环割措施控制,使横向枝单轴而不无限延伸。
6、上部枝过长过粗,拉枝控制不及时任其生长,形成的枝长而粗。
解决办法:及时拉枝,长度在50—60公分时扭枝,摘心去叶加转枝。以维持上小下大的树形和良好的从属关系。
7、忽视幼树期管理,间作套种小麦、油菜、玉米、等高杆作物,不留间作带;
解决方法:不间作高杆作物,套种西瓜、洋芋、蔬菜等要留足1.5—2米的间作带。
8、落头过快过急,树冠过高、疏花疏果、套袋、采果等不便,于是不分树势强弱盲目落头。
解决办法:对主干生长旺盛,树干过高的不要盲目落头,可在顶部春季刻芽,促其大量成花结果或拉弯头部让其成花结果,切勿疏花蔬果,以果压冠,经过2-3年削弱旺势后,可再落头。
二、成龄树改造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不分旺树、弱树、花多花少的树,盲目去大枝;
解决办法:一般取大枝要慎重,留花量和当年成花是决定改造快慢的先决条件。对正常结果的大树,首先疏除下部多年低位粗大枝和伸向行间的大枝,每年疏除1—2个,逐年提干改造,解决通风透光问题。
对旺的部位采取疏旺留弱,拉枝缓势,对弱的部位采取少疏多接;在留果量上,旺的部位多留,弱的部位少留。
2、枝组冬剪:
首先按枝组间距安排枝组:大枝组间距60公分、中枝组间距40公分、小枝组间距20公分。
对所有枝组保持单轴延伸,不要轻易回缩,枝组长放年龄可达7年左右,枝组强弱用角度和花果留量控制。
三、主干型苹果树整形修剪要点
树高3—3.5米,冠幅仅0.8—1.2米,适于密植,修剪上多以疏除,长放两种手法为主,很少短截。
整形特点:培养强壮的中心干,在中心干上直接着生长短不一,角度下垂的横向结果枝。
1、利用自然萌发的二次枝结果和通过定位刻芽促使中心干上侧芽的萌发,培养单轴而不延伸的横向结果枝。
2、对管理不到位,以出现的竟争枝要通过及时抹芽、拉枝下垂和疏枝控制。
3、中心干延长头生长过强时,通过刻芽促花,以花缓势,以果压冠,中心干的上部以结果枝为主。
4、着生在中心干上的横向结果枝组大于3:1以上的,多以疏除处理。
讲的透彻 可收藏 理论没有问题 讲的太好了,配图更好 讲得很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