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纹潜叶蛾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旋纹潜叶蛾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分布为害】旋纹潜叶蛾属鳞翅目潜蛾科。国内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山东、江苏、河南、四川、贵州等省(区),华北局部苹果园中,密度较大。幼虫潜叶取食叶肉,幼虫在虫斑里排泄虫粪、排列成同心旋纹状。造成果树早期落叶,严重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图1-181)
【形态特征】
成虫全身银白色,头顶有一小丛银白色鳞毛;前翅靠近端部金黄色,外端前缘有5条黑色短斜纹,后缘具黑色孔雀斑,缘毛较长(图1-182)。卵椭圆形,刚产卵乳白色,渐变成青白色,有光泽。老龄幼虫体扁纺锤形,污白色;头部褐色。蛹扁纺锤形,初浅黄色,后为黄褐色。茧白色,梭形,上覆“工”字形丝幕。
图1-182旋纹潜叶蛾成虫【发生规律】
在河北省一年发生3代,山东、陕西为4代,河南为4~5代。以蛹态在茧中越冬。越冬场所在枝干粗皮缝隙和树下枯叶里。展叶期出现成虫。成虫多在早晨羽化,不久进行交尾。喜在中午气温有时飞舞活动,夜间静伏枝、叶上不动。卵产于叶背面,单粒散产。幼虫从卵下方直接蛀人叶内,潜叶为害,形成虫斑。发生量大的果园,叶上虫斑累累,1枚叶上多达十几个。老熟幼虫爬出虫斑,吐丝下垂飘移,在叶背面做茧化蛹,羽化出成虫繁殖后代。最后1代老熟幼虫大多在枝干粗皮裂缝中和落叶内做茧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果园落叶、刮除老树皮,可消灭部分越冬蛹。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在越冬代老熟幼虫结茧前,在枝干上束草诱虫,休眠期取下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
成虫发生盛期和各代幼虫发生期,喷施下列药剂:
25%喹硫磷乳油600~700倍液;
50%丁苯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
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3000~5000倍液;
20%异丙威乳油500~800倍液;
98%仲丁威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
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5%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00~4000倍液;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00~4000倍液;
10%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
20%氰戊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
5.7%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3500倍液;
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
10%醚菊酯悬浮剂800~1500倍液;
25%灭幼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
5%氟苯脲乳油800~1500倍液;
5%氟啶脲乳油2000~3000倍液;
20%杀铃脲悬浮剂5000~6000倍液;
5%氟铃脲乳油1000~2000倍液;
5%虱螨脲乳油1500~2500倍液;
1.8%阿维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
0.3%印楝素乳油1000~1500倍液;
25%噻虫嗪悬浮剂2000~4000倍液。
本文摘自《果树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
学习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