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5-5-8 15:12:18

黄刺蛾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黄刺蛾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图1-171【分布为害】
黄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四川、河南、北京等地均有发生。以幼虫在叶背食害叶肉,留下叶柄和叶脉,把叶片吃成网状,为害严重时可把叶片全部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头胸背面和前翅内半部黄色,前翅外半部褐色,且有两条暗褐色斜线,后翅及腹背面黄褐色(图1-171)。在翅顶角相合,近似“V”形。触角雌性丝状,雄性双栉齿状,喙退化。卵扁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后变黑褐色。幼虫淡褐色,胸部肥大,黄绿色,背面有1个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边缘发蓝(图1-172)。茧形如雀蛋,质地坚硬,灰白色,有褐色条纹(图1-173)。蛹椭圆形,黄褐色(图1-174)。


图1-172
图1-173
图1-174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2代,以前蛹在枝干上的茧内越冬,一年1代者,成虫于6月中旬出现,幼虫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害,9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枝权作茧越冬。一年2代者,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化蛹,中旬达盛期,第1代成虫在5月下旬出现,第2代在7月上旬出现,分别于6月中旬和7月底孵化幼虫开始为害,8月上中旬达为害高峰。8月下旬开始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老熟幼虫喜欢在枝杈和小枝上结茧,先啃咬树皮,深达木质部,然后吐丝并排泄草酸钙等物质,形成坚硬蛋壳状茧。

【防治方法】
黄刺蛾越冬代茧期历时很长,一般可达7个月,结合果树冬剪,彻底清除或刺破越冬虫茧。黄刺蛾的低龄幼虫有群集为害的特点,幼虫喜欢群集在叶片背面取食,被害寄主叶片往往出现白膜状,及时摘除受害叶片集中消灭,可杀死低龄幼虫。

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幼虫发生初期7~8月。
常用药剂有: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
20%虫酰肼悬浮剂1500~2000倍液;
5%氟虫脲乳油1500~2500倍液;
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0~3000倍液;
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
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
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
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17.5%水胺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


本文摘自《果树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

刘晓东 发表于 2015-5-9 04:51:12

学习学习

未来果农 发表于 2016-9-9 22:48:06

前段时间收花生、玉米,被它搞惨了:@

富贵, 发表于 2017-1-29 04:08:32

只要科学及时的喷药果树上很少发生

于全英 发表于 2017-1-29 06:36:19

这几年玉米,花生时有发生,正常管理的果园没有

1256779830 发表于 2017-1-29 09:07:30

谢谢你发的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刺蛾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