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缩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桃缩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症状】
其症状在果实长到蚕豆大时就表现出来,由暗绿色为深绿色,并逐渐呈木栓化斑块而出现开裂,长成畸形果(图4-72)。同时还表现早春芽膨大,接着枯死并开裂。叶片厚而且畸形,新梢从上
往下枯死,枯死部位的下方长出侧枝,呈现丛枝反应。
图4-72桃缩果病症状【病因】
桃缩果病是桃树常见的生理病害,是因硼素供应不足所致。
【防治方法】
主要是对病株进行补硼。在花期前后喷洒0.2%~0.3%的硼砂1~2次。结合施基肥加施硼砂,每亩施1.5~2kg,并与有机肥混合均匀施入,作用时间可长达3~4年。加强树体管理,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势,减少发病率。
本文摘自《果树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 学习学习 品种也有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