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的栽培技术
覆盆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喜冷凉气候,忌炎热,喜光忌暴晒。一般土壤均可栽种,但以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土为好。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覆盆子的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用根蘖、埋根、扦插或压条繁殖法。
根蘖繁殖:2-3月,挖取由根蘖苗长成的植株,经适当修剪后,分株假植或定植。
埋根繁殖:利用挖根蘖苗时修剪下来的较粗的侧根,截成长10cm左右的根段,插入苗床,培育1年后定植。
扦插繁殖:在春季萌芽前剪取一年生枝条,将枝条剪成15-20cm作插条,按行株距 10cm×5cm插入苗床,覆膜保温保湿,苗高50cm即可了圃定植。
压条繁殖:7-8月,将母株接近地面的一年生枝条压入土中,枝条入土部分割伤。翌年春,将压条长出的幼苗截离母体,另行栽植。定植按行株距2cm×0.5cm开穴,穴宽深30-40cm,每穴施入土杂肥5kg和细土拌匀,栽后踏实浅水。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4次。生长期适时修剪整形,搭架引缚。春季修剪,每丛保留7-9个粗壮枝条,结合采用单柱或双柱或篱架引缚;夏季修剪每株保留12-15个均匀分布的健壮枝条,对保留的基生枝进行摘心;秋剪在果实采完后进行,剪去枯枝、病枝、弱枝,疏剪密枝。雨水或干旱过多时,及时排灌水。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我们这儿山里挺多的,熟透了甜甜的……儿时的记忆 酸酸甜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