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7-7-16 14:59:29

桃斑蛾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桃斑蛾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桃斑蛾(Illiberis psychina Oberthur)又叫杏星毛虫、梅薰蛾,属鳞翅目,斑蛾科;为害桃、梅、李、杏、梨、柿树。
    桃斑蛾幼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0毫米,全体黑色,有蓝色光泽,翅半透明,翅面布满稀疏的黑色鳞毛。翅脉和翅缘黑褐色。卵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5毫米,头褐色,很小,前胸背板黑色,中央有1条淡色纵纹。背面暗紫色,胴部每节有6个毛丛,毛丛有白色细短毛数根,腹面紫红色,臀板黑褐色。蛹黄白色。茧椭圆形。
[为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桃树的芽、花和嫩叶。幼虫在早春钻人刚萌芽的花芽内为害,使花芽不能开放,严重影响当年结果。发芽后,幼虫啃食叶片表皮成纱网状,或成为大的缺刻,严重时树叶全被吃光。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 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中做白色丝质茧越冬。次年3月初桃树尚未萌芽时开始活动,为害花及嫩芽、叶片。4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越冬幼虫老熟,并化蛹。成虫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上、中旬开始发生,发生盛期为6月下旬。
[防治方法]
    ①冬季结合果园清理,刮除粗裂翘皮,消灭越冬幼虫。
    ②可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交配时间长及在早晨假死落地的特点,可组织人力进行捕杀。
    ③在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期及6月下旬幼虫孵化盛期,喷洒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倍液1~2次,有良好的杀虫效果。
桃斑蛾蛹(摘自《图说桃树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桃斑蛾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