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虫害叶螨——朱砂叶螨
叶螨也叫红蜘蛛、火龙虫等,属蛛形纲蜱螨目。为害猕猴桃的红蜘蛛主要有朱砂叶螨、山楂叶螨及苹果叶螨等。朱砂叶螨,又名棉红蜘蛛、红叶螨等,属蜱螨目叶螨科。
为害症状
成、若、幼螨刺吸芽、果的汁液,叶片被害时呈现密集细小的黄斑点,为害严重时,易造成叶片枯黄,早期落叶,常造成二次发芽开花,削弱树势,不仅当年果实不能成熟,还影响花芽形成和下年的产量。成螨、若螨及幼螨均喜群集于叶背取食,有吐丝结网习性。
形态特征
卵:圆形,直径约为0.13mm,初产时透明无色。
幼螨:足3对,体圆形黄白色。取食后卵圆形,体色暗绿色。
若螨:足4对,略呈椭圆形,体色较深,两侧有深绿斑纹。
成螨:雌螨体长0.4~0.6mm,一般为朱红到锈红色,体背两侧有块状或条状斑纹,足线黄色。虫体卵圆形,体背刚毛细长。雄成螨体长0.30~0.4lmm,略呈菱形,体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朱砂叶螨的卵 发生规律
一年可发生10~15代,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南方以受精雌螨、若螨及卵在树体缝隙内及干基附近土缝里群集越冬。翌春日平均气温达7℃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在高温的7、8月份为害严重。雌螨多产卵于叶背叶脉两侧或密集的细丝上,平均产卵约14天,一般每雌螨一生可产卵50~150粒。朱砂叶螨主要是两性生殖,但也能进行孤雌生殖,未受精卵孵化的幼螨均为雄性。气温在30℃以上时,5天左右即繁殖一代,世代重叠。
防治方法
(1)预测预报:及时检查叶面叶背,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虫害及时处理。
(2)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尽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次数或使用不杀伤天敌的药剂,特别是花后大量天敌出现时,不喷农药。当平均每叶达5头时才进行“挑治”。
(3)化学防治:花前是进行药剂防治叶螨的最佳施药时期,在做好虫情测报的基础上,平均每叶有4~5头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0%联苯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唑螨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15%扫螨净乳油3000倍液等杀螨药剂。轮换使用药剂可延缓叶螨产生抗药性。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因为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
朱砂叶螨雌成虫朱砂叶螨雄成虫
(来源:《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