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虫害介壳虫——桑白盾蚧
为害猕猴桃的介壳虫主要有桑白盾蚧、糠片盾蚧、龟蜡蚧、粉蚧等,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嫩梢。桑白盾蚧,又称桑白蚧、黄点蚧及桃介壳虫等,属同翅目盾蚧科。
为害症状
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于植株枝干、枝条、叶子上,以针状口针刺入皮下吸食汁液,严重时整株盖满蚧壳,层层叠叠,不见树皮,被害枝发育受阻。其寄生在树芽旁,妨碍萌发,影响树势,也有在叶脉或者叶柄两侧寄生,引起叶片提早硬化。为害果实,降低果品等级,影响果品的商品价值。
桑白盾蚧为害状介壳虫危害状 形态特征
卵:白色或橙黄色,椭圆形,长0.25~0.35mm。
若虫:初孵时长椭圆形,淡黄色。
蛹:长椭圆形,橙色。
成虫:雌成虫橙黄色,无翅,宽卵圆形,介壳白色或者灰白色,笠帽形有螺旋形纹,中央有黄色隆起,蚧壳长1.5~2.8mm,虫体长约1.4mm。雄成虫略小,长约1.2mm,橙色,头部稍尖,介壳白色,似长椭圆形小茧,前段有橙黄色壳点,背面有3条隆起线,前翅膜质透明,有两条翅脉。
桑白盾蚧雄成虫桑白盾蚧雌成虫及卵 发生规律
桑白盾蚧以受精雌成虫在树枝上越冬。在四川一年发生3代,以第1代及第3代为害最重。产卵时间分别为4月上旬、6月底或7月初、9月上旬,第1代卵历期为10~15天,第2代、第3代为7~10天,卵孵盛期分别在4月底、5月初、7月中旬与9月中旬。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秋冬季剪去虫害重的衰弱枝,其余枝条可人工刮除越冬成虫。
(2)药剂防治:早春猕猴桃树发芽以前喷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卵孵期药剂防治效果最好(即壳点变红且周围有小红点时)。
桑白盾蚧雌成虫虫体
(来源:《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