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虫害——蝽象
危害猕猴桃的蝽象种类有麻皮蝽、菜蝽、二星蝽、茶翅蝽、光二星蝽、斑须蝽及小长蝽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麻皮蝽。麻皮蝽(Erthesina fullo Thunberg),别名黄斑蝽,属半翅目蝽科。
为害症状
麻皮蝽具刺吸式口器,汲取猕猴桃果实、嫩叶与嫩枝的汁液。叶片受害后出现失绿黄斑,幼果受害后局部细胞组织停止生长,形成干枯疤痕斑点,造成果实发育不正常,果实畸形。果肉被害处后期木栓化,变硬,导致品质下降不耐贮藏,果实受害严重时提前脱落。
麻皮蝽若虫及卵麻皮蝽成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4mm,黑色,虫体具黑刻点与不规则细黄斑点,前端至小盾片基部有一条黄细纵线。若虫近洋梨形,侧缘具淡黄色狭边,初孵化时胸腹有红黄黑三色间隔条纹,后期体色变灰,背板上有对称红黄色斑;卵近球形,淡黄色,多数卵顶端具有一处小突起。
发生规律
四川一年发生1~2代,以成虫聚集在温暖处(如墙缝、草堆及树皮缝等)越冬。3月下旬出蛰活动,4月下旬至6月产卵。1龄若虫常聚集在卵周围,2龄后分散。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季清除园内杂草和枯枝落叶,摘除卵块及刮除老树皮,于园外销毁。
(2)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和趋化性,在集中为害期进行人工捕杀。在大发生之年秋末冬初,成虫寻找缝隙或钻向温度较高的地方准备越冬之际,定点垒砖垛,砖垛内升温,加糖醋液引诱剂,砖缝中涂抹黏虫不干胶,粘捕越冬成虫,以减少翌年的虫口基数。
(3)化学防治:利用成虫为害时清晨不喜活动的特点喷药防治。可选用2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施或毒死蜱800~1000倍液喷施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来源:《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