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非侵染性病害——缺镁
症状缺镁一般先从植株基部老叶发生,初期叶脉间褪绿,后叶脉间发展成黄化斑点,在一片叶子上从叶缘开始扩展,进而叶肉组织坏死,仅留叶脉保持绿色,界限明显。缺镁的发生时期,生长初期症状不明显,进入果实膨大期后逐渐加重,坐果量多的植株较重,果实尚未成熟便出现大量黄叶,但是缺镁引起的黄叶一般不早落。
猕猴桃缺镁症 发病原因
缺镁的主要是因为土壤中可供利用的可溶性镁不足,而可溶性镁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肥不足或质量差,造成土壤供镁不足。此外,在酸性土壤中镁元素较易流失。施钾过多也会影响镁的吸收,造成缺镁。
防治方法
(1)增施优质有机肥,选择含镁量较高的有机肥作为底肥。
(2)在猕猴桃出现缺镁症状时,叶面施肥3%~4%硫酸镁,隔20~30天喷1次,共喷3~4次,可减轻病症。
(3)缺镁严重的土壤,应考虑和有机肥混施硫酸镁,每亩100kg。
(来源: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