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非侵染性病害——缺铁
症状首先发生在刚抽出的嫩梢叶片上,叶片呈鲜黄色,叶脉两侧呈绿色脉带,受害轻时褪绿出现在叶缘,在叶基部近叶柄处有大片绿色组织。严重时,叶片变成淡黄色甚至白色,而老叶保持正常绿色,最后叶片产生不规则的褐色坏死斑,受害新梢生长量很小,花穗变成浅黄色,座果率降低。铁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提高多种酶的活性,铁不足时,将妨碍叶绿素的形成,因而形成缺铁性褪绿。
发病原因
因为铁在植物体内不能从组织的一部分运输到另一部分,所以缺铁的黄化首先发生在新生长的和刚生长的叶片上。缺铁褪绿症状的产生原因:土壤缺铁时,根系吸收不足影响植物体内酶的活性,妨碍叶绿素的生成;土壤中含铁量充足,但土壤情况限制了根的吸收,如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春天低温时间过长,低温回升缓慢,不利于植株的迅猛生长,影响根对铁的吸收;土壤中的石灰(钙质)或锰过多,铁会转化成不溶性的化合物而使植株不能吸收的铁来进行正常的代谢作用,由此可见,缺铁症的病因是很复杂的。植物体内每克干物质含铁80~200μg,充分展开的叶片中的含铁量低于每克60μg,就会出现缺铁症状。
叶片缺铁早期和后期症状
防治方法
(1)叶面施肥:叶片刚出现褪绿时,喷0.1%~0.3%硫酸亚铁+0.15%柠檬酸,柠檬酸能防止硫酸亚铁转化成不易被吸收的三价铁,以后隔10~15天再喷一次。
(2)涂抹枝蔓:冬季修剪后,用25%硫酸亚铁+25%柠檬酸混合液涂抹枝蔓。
(3)改变土壤酸碱度:因缺铁症易发生于碱性土壤中,铁被固定,不能有效地释放出来供猕猴桃吸收,通过提高土壤酸性,使原来固定的铁释放出来。
(4)土壤施用硫酸亚铁:萌芽前在树的两侧开沟,沟内施入硫酸亚铁0.2~0.3kg/株。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还可以提高土壤酸性,防止土壤中的铁被固定,使原来固定的铁释放出来。若与有机肥混合后施用,效果更好。
第一株为缺铁植株,第二株到第五株为正常植株
(来源: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