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黑斑病
症状猕猴桃黑斑病又称黑疤病,主要为害果实,6月上旬开始出现症状,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小点,随果实生长发育,病斑逐渐扩展,颜色转为黑色或黑褐色,受害处组织变硬,下陷,失水形成圆锥状硬块。随果实膨大,病果逐渐变软脱落,病斑周围开始腐烂,但下陷部始终为一硬疤。病果入冷冻库后会继续发病,一般10~20天内变软,甚至腐烂。当果面有多个病斑时,果实完全丧失商品价值。
猕猴桃黑斑病表面症状猕猴桃黑斑病内部症状 病原
黑斑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疑为真菌所致。
发病规律
在四川一般6月开始出现症状,7月下旬开始落果,一直持续至采果。贮藏运输期为发病高峰期,诱发因子尚不明确。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消灭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施足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春季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幼果期套袋前,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等。
(来源: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