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拟盘多毛孢叶斑病
症状拟盘多毛包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形成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斑,后病斑不断扩大,沿叶缘迅速纵深扩展,使多个病斑联合,但受叶脉限制,多数病斑较小。后期病斑颜色较浅,有的呈灰色,表面有黑色小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猕猴桃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症状 病原
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属于半知菌类拟盘多毛孢属。分生孢子盘多生在叶两面,初埋生,后突破表皮露出。分生孢子呈纺锤形,4个真隔膜,隔膜间有缢缩,中间3个细胞呈暗褐色,基细胞和顶细胞呈灰白色,顶端具纤毛3根。
病原的分生孢子形态图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菌丝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新、旧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分散传播,进行初侵染。该病发生与栽培管理密切相关。施肥不足或不当,造成土壤贫瘠,可加重发病;果园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树冠郁密,通风透光差,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精心养护,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彻底清除树上与树下残叶、落叶,并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参考褐斑病。
(来源: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