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木腐病的鉴别与无公害防治
1.病原 为担子菌类的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 Fr.。主要危害树干。2.症状鉴别 侵害衰老的枣树皮及边材木质部。病斑多出现在老枣树主枝受伤或锯断后的伤口下方或干部刈枣痕上,病菌寄生后促进木质部由外向内、自上而下腐朽。在死亡的树皮及木质部上散生或群生子实体(又叫担子果),多呈覆瓦状。子实体大小不等,有卵形、纺锤形、长椭圆形等。初夏子实体为灰褐色,质软,水分多,表面光滑;秋天子实体干后,表面呈灰白色,内部褐色,有裂纹,较坚硬。
枣树木腐病 3.发病规律 病原菌多从伤口侵入。子实体于春夏高温、多雨季节、平均气温25~32℃时发生程度重,8月上旬停止增大。老龄、树势衰弱、主枝折断、皮部伤口多、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枣园发病重。林间湿度大有利于子实体的产生和孢子的传播。
4.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枣树的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发现木腐病子实体应彻底清除,并刮干净感病的木质部,将伤口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王铜悬浮剂300倍液等常用杀菌剂涂抹杀菌。
(3)合理修剪:更新主枝或树冠时,于伤口削平后,用上述杀菌剂涂抹杀菌,并涂白漆以防雨水自伤口入侵并带进病菌。
(4)积极防治其他病虫害。
(摘自《枣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