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黑蚱蝉
黑蚱蝉又名蚱蝉、黑蝉,俗名知了、知了猴,马肚子。属同翅目,蝉科。为害樱桃、桃、苹果、杏、梨、榆、桑、杨等多种果树和林木。国内大部分省份有分布。【为害症状】以若虫在土壤内刺吸取食植物根系。以雌成虫在当年生枝梢上刺穴产卵,造成斜线状裂口,导致产卵口上部枝梢干枯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0~48毫米,全体黑色,有光泽。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前后翅透明,基部翅脉金黄色。
卵:长椭圆形,乳白色,长2.5毫米。若虫:体黄褐色,有光泽。前足有齿刺,翅芽发达,复眼黑色。
【发生规律】该虫多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土壤中、以卵在寄主枝条内越冬。若虫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为害数年。
6月份老熟若虫在傍晚钻出地面,爬到树干及植物茎秆上,清晨脱皮羽化。成虫栖息在树干上,雄虫夏季不停地鸣叫,雌虫不发声。
8月份为产卵盛期。以卵越冬者,翌年6月孵化若虫,并落入土中生活,秋后向深土层移动越冬,来年随着气温的回暖,上移刺吸为害树木根系。
【防治技术】
1.剪除卵枝。冬季和早春,结合修剪剪除带有蚱蝉卵的枝条,带出园外集中焚烧。
2.人工捕捉。利用老熟若虫夜间上树而不能在光滑面上爬行的习性。在主干基部包扎塑料薄膜带或透明胶带,可阻止老熟若虫上树羽化,人工捕杀滞留在树干上的若虫。
3.火光诱捕。利用成虫有趋光和赴火的习性,成虫发生期在果园外面的空闲地上点燃火堆,然后摇动火堆附近的果树枝梢,成虫便飞往火堆处,实施人工捕杀。
4.生物防治。天敌有田鼠、麻雀、螳螂、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薄菌(蝉花)等,应加以保护利用。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