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草履蚧
草履蚧又名草履硕蚧、草鞋介壳虫,俗名桑虱子。属同翅目,硕蚧科。在我国多数果区均有分布。为害桃、樱桃、苹果、梨、柿、核桃、枣等多种果树,也为害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枧等花木。
【为害症状】以雌成虫及若虫群集于枝干上吸食汁液,刺吸樱桃的嫩芽、嫩枝和果实,导致树势衰弱,发芽推迟,叶片变黄。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落果,甚至枝梢或整枝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无翅,扁椭圆形,近似鞋底状,背面隆起,体长约10毫米,黄褐色至红褐色,外周淡黄色,触角鞭状。
雄成虫体长约5毫米,翅展约10毫米,头及胸部黑色,腹部浓紫红色,末端有4根枝刺;前翅淡黑色,半透明;触角鞭状,黑色。
卵:近扁球形,直径约1毫米,黄红色。卵产于卵囊内,卵囊为白色棉絮状物。若虫:与雌成虫相似,但体小,色深。
【发生规律】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壤中越冬。在山西、陕西等地,越冬卵大部分于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孵化。
孵化后的若虫,先停留在卵囊内,待寄主萌动时,开始上树为害。一般2月底若虫便开始上树,3月中旬为上树为害盛期,4~5月初为害最重。
若虫上树多集中于上午10时至下午14时,顺树干向上爬至嫩枝、幼芽、叶片等处吸食为害,虫体较大后则在较粗的枝上为害。一龄若虫为害期长达50~60天,经两次蜕皮后雌、雄虫分化。
雄若虫蜕皮3次后下树,寻找果树老翘皮、裂缝、土缝等隐蔽处做薄茧化蛹,蛹期约10天。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交尾后的雌成虫仍在树上为害;
5月中下旬雌成虫开始下树入土,分泌卵囊产卵。每头雌成虫产卵50~70粒,以卵越夏、越冬。
【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在冬季施基肥、翻地时,人工深挖树盘将越冬卵囊翻入深土中,杀灭越冬虫卵。5月中旬即雌虫产卵期,在主干周围挖坑,填上杂草、树叶,诱集成虫产卵,然后收集烧毁。
2.物理防治。在上年发生严重的果园,2月初在树干基部涂抹宽约10厘米的粘虫胶。粘虫胶可购买,也可利用废机油1千克加入沥清1千克,溶化混匀后使用。隔10~15天涂抹一次,共涂2~3次。
注意及时清除黏在胶上的若虫。也可用透明、光滑的塑料胶带缠绕树干一周。在胶带环下面涂药环,药剂按润滑脂:机油:敌敌畏乳油5:2:1配制,每10〜15天涂1次,可杀死环下活虫。
3.药剂防治。草履蚧发生严重的果园从2月底3月初开始,对果树的主干或枝条进行喷药,5〜7天喷1次,连喷3~4次。药剂可选用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