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白腐病的鉴别与无公害防治
1.病原 为半知菌类橄榄色盾壳霉菌。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2.症状鉴别 叶片受害后,形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呈灰白色至褐色,边缘呈暗褐色,后期在病叶两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果实染病后,在果面产生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
枣白腐病叶 3.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地面和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到叶片上,引起初次侵染,以后在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再侵染叶片或果实。高温、高湿、多雨、果园郁蔽和间种高秆作物,均有利于发病。
4.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不在园地间作高秆作物;合理修剪,保持果园透光良好;雨后注意排水;秋季落叶后及时清理园地病落叶、病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菌源。
(2)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30%王铜悬浮剂600~800倍液,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1:(200~300)倍波尔多液、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等,交替使用,10~15天喷洒1次,连喷2~3次。
(摘自《枣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