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果锈病的鉴别与无公害防治
1.病因 为生理性病害,由自然条件不良引起。2.症状鉴别 枣果表面出现一层褐色片状或点状锈斑,影响外观。
3.发病规律 果锈与栽培管理水平关系较大,凡管理条件好、树势壮、叶片完整者,果锈发生轻或不发生;介壳虫、蝽象、锈壁虱等危害重的枣园及多风地区果面易受枝叶摩擦或刺伤者,果锈重;高湿、低温、冷风时易引起果锈,特别是盛花期后16~20天内,空气湿度越高,果锈率也就越高,所以不同年份果锈发生轻重不同;果实含氮、磷高,则果锈轻;幼果期喷洒含硫酸铜高的药剂,易诱发果锈病。
4. 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加强枣园的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春季土壤干旱时及时灌水,夏季雨后及时排水预防枣园渍害;增强树势,可减轻果锈发生。
(2)及时防治锈壁虱、介壳虫、蝽象等害虫。
(3)药剂防治:生理落果后喷洒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等,可减少果锈病的发生。
(摘自《枣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