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3-27 15:52:53

枣炭疽病的鉴别与无公害防治

    1.病原 为半知菌类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危害枣果、枝、叶。
    2.症状鉴别 果实、枝干、叶均可受害,以果实受害较重,多发生在枣果成熟期至采收后,常造成大量落果。染病果实着色早,果面上产生浅黄色水渍状斑块,中央凹陷、变褐,湿度大时病果表面产生红褐色黏质物,后变为小黑点(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斑下果肉褐色、质硬、味苦;枝干受害严重时干枯死亡;叶片只在果实采收后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枯斑。
枣炭疽病果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病僵果、枣吊和枣头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菌初次侵染从花和幼果开始,可反复侵染多次。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分生孢子萌发需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雨季早、雨量大的年份和地区,成熟期前或进入成熟期气温高、湿度大,易引起大发生。
    4.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修剪,适时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冬、春季彻底清除病菌越冬场所的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鲜枣采收后先在55~70℃下烘烤10小时,然后马上摊开晾晒,可杀死潜伏的病菌,阻止病害继续蔓延。
    (2)药剂防治:重病枣园于幼果期雨前喷洒1:3:240倍波尔多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溴菌腈乳油400~500倍液、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等,至采收前喷洒2~3次。


(摘自《枣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枣炭疽病的鉴别与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