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7-3-20 14:04:57

桃粉蚜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桃粉蚜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又名桃大尾蚜、桃粉绿蚜,属同翅目,蚜科,为害桃、杏、李、梅、梨等。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长椭圆形,全体绿色,体表被白粉,复眼红色。腹管段小,黑色。尾片长而大,黑色,圆锥形。有翅胎生雌蚜体形略小,头、胸部墨绿色,腹部黄绿色,体上也被有白粉,触角较体短,腹管短小,尾片较小。卵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初为淡绿色,近孵化时转变为黑绿色;若虫体小,形似无翅胎生雌蚜。
桃粉蚜无翅型成虫(放大)    [为害症状]
    以成蚜和若蚜群集在桃叶背或嫩枝上吸食汁液,叶片被害后,向背面对应纵卷,叶片加厚,色泽变黄,叶上有白色蜡粉,还能诱发烟煤病,引起落叶,使新梢不能生长。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0~20代,以卵在桃树枝条上、芽缝隙处越冬。翌年3~4月,桃树萌芽后,卵开始孵化,若蚜群集于嫩芽幼叶上吸食为害。5~6月繁殖最快,数量最多,为害最重。6~7月产生有翅蚜,迁飞到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上繁殖为害,至10月又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树上,为害一段时间,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参照桃蚜,由于此蚜体被蜡粉,应在防治的药液中加入适量的洗衣服,以增加药液的黏着力。


(摘自《图说桃树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桃粉蚜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