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4-12-28 10:34:50

汪景彦—— 苹果一般栽植密度(行、株距、方式)

苹果一般栽植密度(行、株距、方式)
    一、确定栽植密度的依据
    我国苹果栽培体制走过曲折之路,20世纪50-60年代为乔砧稀植,70-90年代为乔砧密植,90年代至今为适度栽植。鉴于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果树栽植密度要本着适地适栽和适度栽植的原则。栽植密度(株行距的大小)的确定根据以下几点。
    第一,自然条件。包括土壤、地力、地势、坡向、温度、雨量、风力、风向、日照、紫外线多少、灾害性天气等。
    第二,品种特性。包括生长势、干性、成枝力、萌芽力、枝果比、成花结果难易、丰产稳定性、抗病虫害能力。
    第三,砧-穗组合综合生长势、结果特点、整形修剪特点等。
    第四,栽植规模大小、资金投入力度、劳力状况、机械化水平等。
    考虑到上述诸点,才能确定较合理的栽植密度,使以后数年果园管理不走弯路,达到现代化果园的要求,取得满意的生产效果。
    二、不同砧-穗组合栽植密度
    1、乔砧-普通型砧穗组合
    该组合树体生长势最强,树冠高大,长枝量最多,树体难控制。一般行距为4-6米,株距为2.5-4米是,具体栽植距离应因地制宜确定。如水肥条件好的平地或山地丘陵,以行距5-6米,株距4米较好,每公顷栽417-500株;在肥水条件差的山丘地,以行距4-4.5米,株距3-4米为宜,每公顷栽624-740株;而在旱塬地和瘠薄地上,行、株距应分别缩小0.5米左右。
    2、乔砧-短枝型、矮化中间砧-短枝型和矮化砧-短枝型-砧穗组合
    这三个组合的综合生长势显著弱于乔砧-普通型组合,树冠要小1/3-1/2.因此,其行、株距应分别比普通型品种组合小0.5-1米。
    3、矮化中间砧-普通型砧-穗组合
    这种组合的树势中庸,树冠中大,以行距3-4米,株距2-3米为宜,每公顷栽825-1665株。
    4、矮化自根砧-普通型砧-穗组合
    其综合生长势弱或较弱,树体矮化程度中等。以行距4米。株距1.5-2米为宜,
无病毒砧-穗组合每公顷栽植990-1665株。
    5、无病毒砧-穗组合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无病毒砧-穗组合植株的年生长量要比有病毒的大30%左右,树势强、树冠大、枝条长、难控制,因而其栽植行、株距比有病毒的大0.5-1米。
    三、不同树形的栽植密度
    因树形不同,树冠大小明显不同,所以定植前要确定所用树形;主要考虑株间距离大小,成龄树冠是否会严重交叉,光照情况怎样?是生产那种类型果品(普通果、精品果、加工果)都应事先计划好。一般行距比株距大1米。
   大冠型树形,如主干疏层形、十字形、变则主干形等,株距在4米以上。
   中冠型树形,如小冠疏层形、小冠开心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等,株距宜用3-4米。
   小冠形树形,如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松塔树形、折叠式扇形等,株距1.5-2米。
    不同类型果园成龄后,株间可连成树墙,冠间枝条交接率以不超过10%为宜。

本文摘自汪景彦主编的《精品苹果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长寿果 发表于 2016-1-17 15:04:48

我喜欢自由纺锤形。

会说话的鱼 发表于 2014-12-29 14:45:02

学习了,辛苦了小编老师!

安居乐业FAMILY 发表于 2014-12-30 07:22:38

栽植密度

李乔乐 发表于 2015-4-27 11:30:57

适合哪个地区

金龙 发表于 2015-11-24 10:55:53

值得学习啊

仰天一笑看红尘 发表于 2015-11-25 09:14:42

https://www.guoyetong.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9.png务果树是个技术活

蓝色忧郁 发表于 2015-12-27 11:41:54

我记得我好多年前就是买汪老的书参考后培育果树的现在已成规模那些技术现在都没落后!谢谢他

刘建华 发表于 2015-12-27 13:37:33

真正之大师

大凯 发表于 2016-1-17 13:05:01

好好上了一课,总之没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而动。结合管理方面上下功夫,来选择!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汪景彦—— 苹果一般栽植密度(行、株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