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西洋梨品种主要性状简介(上)
8个西洋梨品种主要性状简介 西洋梨原产欧洲及亚洲西部,当前国内主栽的西洋梨品种全部来源于欧美。由于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限制,仅在辽宁半岛南部、山东半岛、河南、河北、甘肃等地区栽培。1905年,西洋梨被引入大连地区栽培,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将在大连地区表现较好的8个西洋梨品种的主要性状简介如下。1、克拉普
有名“茄梨”“克拉梨早巴梨”“意中梨”,原产美国,有人认为是“日面红”与“巴梨”杂交而成。在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过栽培普遍,为西洋梨中优良品种之一。在我国。辽宁的大连、山东的胶东地区栽培较多,河南的郑州及云南有少量栽培的。
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175克,大者可达269克。果实呈葫芦形或短瓢形。果皮绿黄色,阳面有红晕,果面平滑,有蜡质光泽,果点小,中多,周围有淡绿色晕圈。外观漂亮。果梗长3.5厘米,粗3.3毫米;无梗洼,有的果肉与果梗连接处有环状皱榴。萼片宿存或残存,萼洼浅狭,有皱榴,果心中大,5个心室。果肉白色,肉质细脆,采后即可食,经7~10天后熟,肉质柔软易溶于口,石细胞少,汁液多,味酸甜,微香,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0%~15.5%。在辽宁兴城,果实8月中旬采收,为早熟鲜食品种,也可制罐。果实不耐贮,常温下可放15天左右。
树冠为长圆形,树势生长中庸,5年生树高2.7米,干周16.7厘米,冠径为1.17米×1.35米。萌芽力强,芽萌发率为69.94%,发枝力中等,一般剪口下多抽生2~3条长枝。开始结果年龄中晚,一般定植后4~5年开始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占67.36%,长果枝占25.62%,中果枝占7.02%。花序坐果率76%,一般每序l一2个果。果台枝连续结果能力强,较丰产、稳产,一般管理水平下,18年生树株产200千克左右。采前蒋果轻,大小年不明显。在辽宁兴城,4月中旬花芽萌动,5月上旬初花,5月中旬盛花并终花,8月中旬果实采收,11月上旬落叶。果实发育天数为96天,营养生长天数为207天。
授粉品种:巴梨、伏茄梨等。该品种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最粘重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抗寒力强,在甘肃河西地区能耐-28.5℃的冬季低温,枝干抗腐烂病能力较强,抗旱、抗风能力均较强果实较大,外形美观,品质好,为鲜食制罐均优的早熟品种。商品价值高。气候较冷凉的地区、半干旱地区可适量发展。
该品种耐储存、质优,是优良的栽培品种,生产中可大量栽培。
2、朝鲜洋梨
原产朝鲜。外形看似西洋梨与砂梨自然杂交后代。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栽培较多,辽宁绥中也有栽培。
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03.9g,最大301.5g。果实呈扁圆形,果皮绿色。果点中大、中多,呈褐色。果肉乳白色,质中粗、脆,汁液中多,味淡甜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13.3%,品质中等。在辽宁大连地区果实8月中旬采收,采收后即可食用,一般不宜存放。
树冠为圆头形,树势中等。萌芽率高,发枝力弱。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成年树株产150kg左右。在辽宁大连地区,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花,11月上旬落叶,生育期214天。
抗枝干病害能力较强,抗寒能力强,可耐-27℃~-30℃的低温。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适应能力强,在沙壤土上生长良好。该品种果个中大,品质中等,生产中克适量栽培。
3、小小大头梨
原产地不详。
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139.5g,最大178.5g。果实呈卵圆形,果皮绿黄色,熟后为黄色。果点中大、中多、呈褐色。果肉黄白色,质细、软,汁液中多,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15.3%,微香,品质中上。在辽宁大连地区果实8月下旬采收,较耐贮藏,一般常温下可存放10-15天,可供鲜食。
树冠为圆头形,树势中等。萌芽率高,发枝力弱。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成年树株产100kg左右。在辽宁大连地区,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上旬旬或5月上旬开花,11月中旬落叶,生育期220天。
抗黑叶病和枝干病害能力均较强。对虫害抵抗力较弱。在大连地区未见冻害,抗寒性较强。适应能力一般,在沙壤土上生长较好。
该品种品质好,但适应能力中等,生产中可适量栽培。
寒地的龙园洋红和龙园洋梨也是一个很好的品种,在2014年全国梨品评会上龙园洋红梨名列南果之前,栽培性状表现特别良好,打开shulanyuanyi的博客相册里可以看到图片。 有好品种吗,介绍介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