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业通 发表于 2014-4-14 15:26:56

茶翅蝽 虫害及防治




   1.危害 茶翅蝽又名“椿象”,在我国的梨树栽培区普遍分布,近几年危害呈上升趋势。以成虫、幼虫危害叶片、嫩梢、果实。叶和新梢被害后表现不突出,果实被害后,果实呈畸形,果肉木栓化,变硬变苦,果面凹凸不平,失去商品价值。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左右,宽8~9㎜,扁椭圆形。灰褐色略带紫红色,触角丝状,5节,褐色,第二节比第三节短,第四节两端黄色,第五节基部黄色。复眼黑色,球形。卵常20~30粒排列在一起,卵粒短圆筒形,形似茶杯,灰白色近孵化时呈黑褐色。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前胸背板两侧有刺突,腹部各节背面中部有黑斑,黑斑中央两侧有一黄褐色小点,各腹节两侧节间处均有1个黑斑。
   3.发生规律 一般情况下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梨园附近建筑物的缝隙中越冬,有的在树洞、草堆、石缝等隐蔽背风向阳处潜伏越冬。4月中下旬出蛰,5月中下旬开始进入梨园中危害,6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叶片的背面,集中成块,排列整齐,卵期约7天左右,进入7月份陆续孵化。幼虫发育到3龄时,分散取食。成虫发生期在8月份,陆续在梨园内危害果实。9月下旬至11月份,陆续进入越冬场所。
   4.防治方法 一是人工捕杀越冬场所的越冬成虫,并在进行梨树修剪时,剪除梨园内的卵块和幼、若虫。二是实行全套袋栽培,将整个梨园内的梨果全部套上果袋,防止茶翅蝽成虫上果危害。三是在若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可以选用的药物有5%的氯氰菊酯、20%的速灭杀丁、2.5%的功夫聚酯、2.5%的溴氰菊酯等2000倍液。


百科介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翅蝽 虫害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