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黄粉蚜 危害及防治
黄粉蚜
1.危害 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属同翅目,蚜科,俗名“膏药顶”。食性比较专一,目前只知危害梨树。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果实的汁液。一般在果树上的果萼处危害,被害处不久就变成褐色或黑色,故俗名“膏药顶”。受害严重的果实,果肉组织逐渐腐烂,最重全果脱落。近几年随着梨套袋技术的普及,黄粉蚜有扩展的趋势,是一种套袋栽培中较为重要的梨树害虫之一。
2.形态特征 梨黄粉蚜有干母、普通型、性母、有性型四种。成虫,干母、普通型、性母均为雌性,行孤雌卵生,形态相似,体态略倒卵圆形,体长约0.8㎜,全体鲜黄色,有光泽。腹部无腹管、无翅、无尾片,喙发达。有性型,体长椭圆形,体型略小,雌0.47㎜,雄0.35㎜,体色鲜黄,口器退化。越冬卵淡黄色。若虫淡黄色,形态似成虫,仅虫体较小。
3.发生规律 梨黄粉蚜一般每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树皮缝内等处越冬。翌年春季梨树开花时卵孵化,若虫在翘皮下嫩皮处吸食汁液。在山东省的胶东地区一般6月上旬开始进袋上果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多集中在梨果的萼洼处危害,成虫继续繁殖若干代。此时在果面上似有堆堆黄粉,即成虫产下的卵堆和初孵化的小幼虫。若把虫堆擦去,果皮上留有黄色稍凹陷的小斑,此乃被害的斑痕。到8月中旬果实接近成熟时,危害更为严重,成虫活动能力较差,大多在阴凉处吸食。套袋的果实危害更为严重。
4.防治方法 一是人工防治。在越冬期间实施“三光”、“两剪”、“一刷”。三光即把落叶及时扫光,树干上的粗皮刮光,储存果实处的杂草烧光。两剪即剪除秋梢,剪除枯枝。一刷即冬季将树干刷白。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消灭越冬的虫卵。二是药剂防治。在6月下旬、7月初、8月上旬、9月上旬要加强对黄粉虫的喷药防治。对黄粉虫有效的药物有:20%的杀灭聚酯3000~4000倍、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倍、15%的抗蚜威1500倍、2.5%的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20%的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
黄粉蚜防治不好,就有绝收的可能。
我地里没黄粉虫,根据我的老经验,用砒虫啉噴就很好,重要的是要淋洗喷雾半月一次。 梨树最怕黄粉虫
页:
[1]